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吃法 >> 伤心咖啡馆之歌抢票在即,先来了解麦卡
《伤心咖啡馆之歌》
全新作品x全球首演
6月11日-6月14日每晚19:00
阿那亚戏剧节·孤独外剧场
4月28日10:00准时开票(请在大麦网/大麦app购票)
《伤心咖啡馆之歌》明日开票,你准备好聆听孤独的声音了吗?
在抢票之前、在演出开始之前,不如我们先翻开卡森·麦卡勒斯这本70年前的“怪人词典”。
图源来自网络
麦卡勒斯原名露拉·卡森·史密斯(LulaCarsonSmith),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便觉得自己可以是一个男孩子。以至于在13岁时,Lula这个颇有小姑娘气息的名字被她抛弃。之后,她则是把Carson这个更具中性化的名字当做自己的笔名。
20岁时,她与李维·麦卡勒斯结婚,这段婚姻在4年后结束,又在另一个4年后再度开始。对他们来说,友情和爱情都不分性别,只是恰好是对方。她也曾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情人的芳香,女主人公与丈夫爱着同一个人,在迷乱中慰藉彼此,演奏着三段落拓放浪的双重奏。萨特与波伏娃,马雅可夫斯基与莉丽娅,布莱希特与魏格尔……和许多艺术家一样,他们的情感和事业相互缠绕,惊险的浪漫成为了艺术人生的一部分,看似纵脱狂放,实则始终遵从着内心的唯一原则:做自己。
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不拘一格、爱着男装的姑娘在旁人眼中是个活脱脱的异类。年,年仅50岁的麦卡勒斯因脑部出血去世。但在20年后,精神疾病目录才终于撕去了性别的标签。
(从女孩到女人,麦卡勒斯的身体里一直装着强有力的男性气质,她也是公开的双性恋者。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在修订版的疾病目录中删除了“同性恋”。年后,DSM-V中将“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改名为“性别苦恼”,性别角色认同的多元性终于得到了包容,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而她令人惊诧的异于常人之处远远不止于此。麦卡勒斯病痛缠身,却也能用疾病治愈自己的心灵。15岁时,父亲送给麦卡勒斯一台打字机,也是在那一年,她经历了第一次中风。风湿病被误诊为肺结核后,她在养病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小说提纲。她离不开咖啡因,也离不开酒,她把雪莉酒混在热红茶里,自己骗自己。
病痛长时间地折磨着她的身体,麦卡勒斯却好似疼痛成瘾。如果说29岁时的瘫痪是身体对她的报复,那23岁时的一举成名或许是一点疗伤的奖励。
但麦卡勒斯有多在乎成功与名利吗?她在自传里坦率地反思着早年成名的利弊。倘若能用一些“癖好”来慰藉自己的心灵,疼痛和成瘾也不算是疾病。一般人用时间来疗伤,但对她来说,时间的速度远追不上生活的杂乱,集中精力在一件事儿上,是比时间更有力的特效药。
迷乱个性的行事风格也让她的作品独树一帜,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论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登场人物泯然众生,但却各有各的怪癖。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一长串的闭环三角恋故事里,同样不缺怪人。
今年6月,孟京辉要把《伤心咖啡馆之歌》带到阿那亚戏剧节的舞台,这出荒诞诡谲的爱情故事将在阿那亚戏剧节全球首演!
《伤心咖啡馆之歌》讲述了三个孤独的人之间诡秘荒诞的爱情故事。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30岁的那个春天,她在酒精和月光的作用下,不可思议地爱上了一个爱哭的伤感的流浪汉。她取悦他,纵容他,迷恋他,为这个混世魔王开了一家热闹的咖啡馆。伤心的、疯癫的、有一架大钢琴的咖啡馆。一个英俊邪恶的风流浪子走进了咖啡馆。他为这个女人带来了一个鼻烟壶,一个吻和一把锋利的刀子。监狱归来,毒药飘香,梦中惊醒,三角恋凸显,光影憧憧,群情激愤,这三个多情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
孟京辉导演不在意规则和标签,向来追求「想象力的自由」,认同观众所有的自我解读。这与麦卡勒斯的文学气质不谋而合。一块吸铁石跨越时空,将原著精神、主创团队、戏剧形式、孤独氛围合流在阿那亚海边的「孤独外剧场」。以孤独图书馆和大海为背景,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海边露天剧场,它的名字也与麦卡勒斯与生俱来的疏离感如出一辙。
诡秘原著、实验戏剧和开阔海岸相互碰撞。黄湘丽跨出独角戏的孤独临界点,与孙雨澄、吴洲凯等众多实力演员携手登台,独立音乐人张玮玮与孟京辉再度合作,以异域神话和吟唱文学为灵感的音乐,给戏剧注入了一份奇妙又上瘾的厌世气息。
演出结束后,悚然和荒诞拍打着阿那亚的海岸,一首《鲸鱼》将伴着伤心的浪漫卷入深海,留下浓浓的、令人上瘾的余韵。
不知是咖啡的醇,还是毒药的香。
「主创名单」
原著:卡森·麦卡勒斯(美)
编剧:王好
导演:孟京辉
主演:黄湘丽、孙雨澄、吴洲凯等
音乐:张玮玮
舞美设计:张武
灯光设计:王琦
服装造型设计:于磊
化妆设计:罗圆
全新作品·全球首演
一切要素·火力全开
年6月10日-6月20日
首届阿那亚戏剧节
4月28日10:00全面开票
购票方式
大麦网/大麦APP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