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吃法 >> 医院神经内科短暂性脑缺血
医院
神经内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
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Law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
01
病因
Law
1.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发生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坏死性粥样斑块物质可排入血液而造成栓塞,使小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使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
2.微栓塞
主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凝块的碎屑,可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循环血流进入小动脉,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症状。
3.心脏疾病
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可能并发的各种心脏损害如心房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左心肥厚、细菌性心内膜炎。
4.血流动力学改变
急速的头部转动或颈部屈伸,可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晕,严重的可触发短暂脑缺血发作。特别是有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枕骨大孔区畸形等情况时更易发生。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的病变可引起盗血综合征,影响脑部血供。
5.血液成分的改变
各种影响血氧、血糖、血脂、血蛋白质含量,以及血液粘度和凝固性的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病理状态,如严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异常蛋白质血症、高脂蛋白质血症均可触发短暂脑缺血发作。
01
临床表现
Law
01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或视野缺损,或复视,持续数分钟可恢复。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优势半球受损出现一过性的失语或失用或失读或失写,或同时面肌、舌肌无力。
02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一过性视物成双或视野缺损等。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一过性单肢或双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一过性听力下降、交叉性瘫痪、轻偏瘫和双侧轻度瘫痪等。少数可有意识障碍或猝倒发作。
01
治疗
Law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非心源性TIA患者,建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不作为TIA患者的常规治疗。对于伴有房颤、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及人工机械瓣膜等的TIA患者,建议口服华法林抗凝。华法林起效比较慢,如果需要快速抗凝,还可同时应用肝素,等华法林充分发挥作用后停用肝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除华法林外,还可选用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调脂治疗
TIA患者如果脂代谢异常,应该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来减少发生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01
预后
Law
TIA患者近期发生卒中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其7天内卒中风险为4%~10%;3个月内卒中风险为10%~20%(平均为11%)。此外,TIA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也增高。
01
专家介绍
Law
任旭东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省级优秀专家
医院副院长
医院
神经内科首席专家
坐诊时间
每周四、五全天,周六上午
庞立峰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脑血管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脱髓鞘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坐诊时间
每周一、二全天
01
科室介绍
Law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是我院运营以来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在任旭东和庞立峰主任的带领下,6名医师、2名医助和17名护士兢兢业业工作,救治病人,其中成功开展溶栓术,颅内血肿引流术等,让患者告别病痛袭扰,极大的减轻了痛苦。
01
设备介绍
Law
全球首款数字环绕磁共振
3.0T超导磁共振具有采用先进的硬件制造工艺,配备大孔径磁体,使检查更舒适、更安静、更快速。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脂肪、全身脏器、肌肉、快速流动的血液、骨骼和空气等。对脏器内部结构也能清楚显示。医生可以很好的识别病人体内的肿瘤、炎症、坏死病灶、异常物质沉着、功能阻碍、血液循环阻碍等病变。对于神经系统、胸部、腹部及四肢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血管造影仪
此款DSA用于心血管、神经系统及全身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具备先进的智能化透视图像处理技术,使之高清成像、辐射剂量低。对心血管介入的动态图像、神经血管的细小病变均清晰呈现,另外,其开机3分钟即可实现图像采集,为急诊手术和突发事件节约时间,使病人的安全得以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