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年10月19日水稻行情

发布时间:2020/11/4 1:42:20   点击数: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903.html

水稻:今日国内稻价稳中偏强运行,市场呈北弱南强的格局。东北产区水稻还在全面收割中,收割进度加快,近两日还将有降雪过程。江苏产区新季晚粳稻上市量增多,但报价杂乱,还未形成主流,但新米上市后大米走货不畅,后期或将是粮库收购为主,否则后期还将下跌。籼稻价格依旧坚挺运行,农户惜售,并且主产区粮源外流量增加。国内大米方面,成本高企,籼米加工厂涨价心理强烈,但根据终端需求来研判,米价上涨的空间有限,后期还是需要买方来定。

新粮陆续上市预计高开高走

一、本周稻米市场状况

近期江苏省水稻陆续成熟,迎来收割,田间一片忙碌景象,部分地区零星上市,最快将于10月中下旬大量上市,市场普遍预计江苏新季粳稻高开高走,开秤价在1.3~1.35元/斤,南粳系列开秤价在1.4~1.45元/斤。国储粳稻成交低迷,本周江苏粳稻未有投放。

二、拍卖动态

1、国家政策稻谷拍卖成交情况:

10月16日,最低收购价稻谷(-年)交易计划销售吨,实际成交吨,成交率7.13%,最高成交价元/吨,最低成交价元/吨,成交均价元/吨。

2、本周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拍卖成交情况:

本周交易市场稻谷成交保持平稳,普通粳稻成交价格在1.32-1.35元/斤左右,南粳系列成交价格在1.45-1.48元/斤左右,预计在新粮上市之前,成交依旧保持平淡。

三、后期走势分析

江苏新稻开始陆续收割上市,市场主体重心转移到新稻上,对陈稻采购保持理性,短期内陈稻价格预计稳中趋弱运行。来源:南方小麦网

国内稻价还在涨!

国庆节后国内新季农产品上市量继续增加,市场购销十分活跃,其价格也呈稳中上涨的趋势,如大豆、玉米等。通过统计,国内稻谷现货同节前相比整体呈稳中上涨趋势,个别品种小幅回落。根据当时市场现状,笔者认为未来稻价仍将坚挺运行,具体分析如下。

东北新稻处上市期

籼稻突破1.4元大关

国庆节后,国内籼稻主产区新稻上市量继续增加,到市场并未因为量多而价低,籼稻价格延续节前行情继续稳中上涨,丰两优主产区到厂价格已突破1.4元/斤,部分主产区粮源外流较多,价格不断上涨也加重了农户和贸易商的惜售心理。稻价之所以上涨速度快与收割期天气不佳有直接关系,当时市场优质粮源少,加之储备库收购力度大,米企为了保障正常生产,不得不入市收购,而今年部分稻谷受天气影响,颜色偏暗,肤白多碎米含量高。当前丰两优基层收购价格已远远高于国家托市价,多数地区已在1.3元/斤以上,收购主体较多,特别是中储粮各分公司招标采购的量增加,国庆节后江苏、安徽也加入招标采购中,其中16日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稻谷竞价采购年产三等中晚籼稻标底价为1.37元/斤,散粮到库价,计划招标采购吨,实际仅成交吨,高出托市价0.1元/斤(如下图所示),仍无法完成招标任务,可见稻价短期内居高难下。

糯稻籼强粳弱

国内粳糯稻即将进入收割高峰期,市场格局呈粳弱籼强的格局。目前已上市的新作价格低于去年,市场看跌氛围浓厚,截至到本周末东北产区粳糯稻按照2.35-2.55元做米,干粮。但部分贸易商反馈,随着新季糯稻上市量的增多,到米厂卸车较为困难,预计粳糯稻全面上市后其价格仍将继续走低,长期来看市场毕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东北地区大集团已开秤,干粮约按照2.3元做米。南方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籼糯稻整体处于减产状态,特别是本周安徽、湖北多为阴雨天气,农户惜售心理加强,珍珠籼糯稻价格已飙升至1.8元/斤,较开秤价格上涨近0.2元/斤,同时由于下半年进口配额减少,更加支撑稻价走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粳糯稻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均较高,因此后期一旦粳糯与籼糯价差扩大,籼糯的上涨动力将不足,建议米企仍是谨慎囤库为佳。来源:粮油信息网

十万亩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迎来了青岛、潍坊、温州三地测产收割。至此,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省份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全部完成产量测评。

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测评小组在三地分别进行海水稻产量测评,最终专家的测产结果为:青岛基地编号yc-的耐盐碱水稻亩产.5公斤,超优千号亩产为.7公斤;潍坊基地编号yc-的耐盐水稻亩产为.3公斤;温州瑞安基地编号yc-的耐盐碱水稻亩产为.78公斤。

今年,青岛海水稻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两万亩,扩大推广到现在的十万亩。9月25日以来,10地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实现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平均亩产已达到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超公斤,在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年。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从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到百亩片、千亩片的实验种植,再到如今万亩片示范种植,团队以创新方式大大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和盐碱地粮食产量。根据袁隆平院士的产业化部署,青岛海水稻团队积极践行“十、百、千”工程(即实现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力争万亩海水稻盐碱地改造开工、0万亩盐碱地改造计划全国布局)。目前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已经喜获丰收,万亩海水稻的签约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0万亩已明确目标和方向。

据介绍,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在8—10年内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各地特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海水稻的推广和全产业链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gx/190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