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赤峰研学活动学员总结5从水分认知赤峰

发布时间:2020/1/11 22:36:22   点击数:
史博亚/内蒙古赤峰二中

摘要:以年内蒙古赤峰过渡带研学旅行为例,结合研学小组的讨论发言,以地理眼来观察和探讨,体会地理环境要素中的水分对过渡带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自身的感悟思考,对研学旅行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研学旅行;过渡带;地理环境

年7月份,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地参卓越群和地理教师摄影解读群联合策划的“内蒙古赤峰过渡带研学旅行摄影采风活动”,在7天6夜的研学旅行中,与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地理教师相聚我的家乡——赤峰,以地理的“慧眼”看过渡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捕捉交流认知体验,思考研讨认知冲突,收获地理的“美景”。此次活动中,我通过自身感受和小组研讨交流,不断思考水这一要素对过渡带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研讨分析出水分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深刻的研学认知体验,培养了人地协调的观念、锻炼了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赤峰地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蒙冀辽三省交汇处;地形上处于大兴安岭南麓到燕山北麓山地,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海拔米到米,地形类型丰富;气候上属于温带季风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区,地处中温带,但降水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在毫米到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水文上大尺度为外流区域即辽河流域,小尺度上也存在着内流河与内流湖。过渡特性使得本市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森林、沙漠、草原与湖泊同时存在,进而影响了人文环境中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与渔业等,农业类型复杂多样,具有环境的复杂性、生物的多样性和对气候的敏感性,尤其是水分条件对过渡带环境的影响。一、水与过渡带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1.水分对天气的影响本区年降水量在毫米-毫米之间,降水变率大,降水总量较南方湿润地区少,因此研学期间也表现出天气晴朗无云、日照充足的特征;但雨季时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多短时强降水。2.水分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降水变率大也使得本区河湖较多,由于本区降水总量少,河流水量较小;地形平坦落差小,河流的流速较慢,侵蚀形成的河床均较浅,水位较低,小小的池塘也可以称为湖,如图1所示的贡格尔草原上的贡格尔河。图1贡格尔河(左晓凯摄影)3.水分对植被的影响过渡地区水分变化较大,影响之下的植被类型也十分丰富:不同空间尺度下水分条件好的阴坡,山地海拔较高处有大面积温带针阔混交林;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草原;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区分布有大片沙地,本区北部与浑善达克沙地相连,东部与科尔沁沙地相连;而沙地中地下水与河流流经的地方也会有植被的分布,如世界上稀有的沙地云杉林。由此也反映出水分影响下沙地和沙漠植被量的差别,这也是沙漠和沙地的区分条件之一。不同时间尺度下沙地植被量的变化也受到水分的影响,如5月份的玉龙沙湖中,锋面雨带还未移动到此,降水较少,使得沙湖中植被量较少;7月份雨带推移,降水较多,同时年受到台风等影响,降水较往年多,使得沙湖植被量明显增加。(见图2)综上,过渡地区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植被的类型和量的影响显著,这有利于防风固沙工程的实施,较多的降水和丰富的地下水利于植被的恢复,如本区敖汉旗的沙漠之花等沙地企业,在滴灌的条件下改善沙地环境,在防风固沙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见图3);而本市利用水分较多这一有利条件植树造林,开展恢复环境的工作,如年赤峰市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8.3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1.8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2.4万公顷。反之,在自然或者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分条件减少,会使得植被量迅速减少,导致沙地面积迅速扩大。由此体现出过渡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尤其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图2年5月份与年7月份玉龙沙湖比较图3沙漠之花沙棘种植基地(以前此地全是沙地)4.植物对水的适应性在玉龙沙湖研学中,老师们发现沙地中植被的根系并不是教材中陈述的典型的西北干旱区根系深入土壤很深去获取地下水的表现,而呈现出“浮根”的特点:根系深入土壤中并不深,而是在一定深度向四周扩展,使得根系的范围扩大,集水面扩大,在降水量较多的时段迅速吸收地表水,获取充足的水源。由此体现出,当研究区域由干旱变为半干旱时,自然环境会发生变化,导致植被出现相适应的变化,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指向性。(图4为沙湖中植物的浮根)图4玉龙沙湖中植物的“浮根”5.水分与地形地貌的相互影响风成地貌典型:过渡地区降水在毫米—毫米之间,总体上来说降水量较少,地表水的作用较弱,风成地貌较为典型。如图5所示,玉龙沙湖中花岗岩在抬升过程中产生节理,出露地表后接受风化时,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图6为大青山中因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石寿星公。图5玉龙沙湖花岗岩球状风化图6大青山中的象形石——寿星公(王彩芩老师摄影)冲沟显著:本区降水量较小,但受冷空气时常南下的影响出现冷锋,导致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在地表土层稀疏薄弱的地方,流水汇集侵蚀出现冲沟。图7为草原沿途拍摄的冲沟。本区降水变率大,多次短时集中降水侵蚀下使得冲沟愈深,仔细观察土层断面还能看到历史时期留下的多次河流沉积的层理。(如图8所示)图7草原流水冲沟(王彩芩老师摄影)图8流水冲沟的土层断面(王彩芩老师摄影)河曲地貌显著:草原上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且流量小,河流受到下切侵蚀弱而侧蚀作用强,导致河流出现弯曲;弯曲河段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出现横向环流,导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愈来愈弯,同时两侧没有高大地形的阻挡,河床不受约束,能够自由地迂回摆动,因此河曲地貌显著。如图1中本区最大的内流河贡格尔河在流经草原时展现出的迂回反转,当河流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形成曲流颈,洪水时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道截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综上可知,水分与自然环境中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符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要求。同时,我们也知道整体性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适度。二、水与人文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1.过渡带中的稻蟹共生研学中,敖汉旗四道湾子镇的成片水稻田引起了老师们很大的兴趣,和理论上水稻分布在湿润地区的认知有冲突。实际这与本区过渡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关,这里地处赤峰市东部,老哈河支流-蚌河自南向北流经,地上水、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万亩水面盛产鲫鱼、河虾、河蟹,稻田与蒲草相互映衬,可谓鱼稻飘香,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本镇现有稻田2.6万亩,年产稻米1万千克,因为水质优良无污染,有近2万亩稻田被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由此可知,过渡区虽然降水较少,但在水资源较丰沛的地区与热量充足的夏季也可以种植水稻,发展水田农业,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体现出实际的地理环境较理论复杂得多,需要我们秉承因地制宜的思想去看待。2.节水农业研学途中我们看到车道两旁的农田中多数都使用了地膜覆盖和滴灌等节水农业的措施,体现出本区农业发展中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表现出水分条件对过渡带环境的重要性,也体现出农业技术的发展。如图9中的大型喷灌设备。3.水分与农作物敖汉旗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作物谷子(小米)的发源地,年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谷子耐旱稳产且营养价值高,但近些年来却被价格更高的玉米打破,玉米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实际研学途中,我们确实看到沿途农田中多数种植的是玉米,而玉米较谷子来说耗水量很大,虽然农田中多数使用了节水措施,由于过渡区的特殊环境,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使得水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这不仅引起我们深思:过渡区宜农,农业的面积大小如何划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年全国进行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要求减少玉米种植,适度发展耐旱作物,似乎为本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图9节水农业大型喷灌系统(左晓凯摄影)4.水分与草原种植业在研学途经乌兰布统草原时,我们看到绿油油的草地中出现了一条条黄色的带子,原来是当地农民种植的油菜花。草原理应发展畜牧业的地区却发展了需水较多的种植业,而本区又处于过渡地带,水分的变化直接影响环境的变化,这样的活动无疑会引起水分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图9河流旁边出露的沙化土地。图10乌兰布统草原上的油菜花综上可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的方式、强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学会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去发展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研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1.实践出真知此次研学过程中,我获得很多认知体验和认知冲突,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也感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真理,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研学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的交流研讨也使得自身的专业水平有显著的提高,收获了许多授课的第一手素材。2.地理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研学中所见所闻既是生活体验,也是地理知识,如冲沟、水循环环节、地膜覆盖、球状风化、产业化治沙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研学中也能真真切切地看到,可以成为命题的来源,符合近年来高考的命题方向,也体现着地理学科的特性。3.研学旅行势在必行研学旅行,教师先行。研学途中看到自己的家乡,在领略不同美景的同时增加了我对家乡的认同与自豪,想到若是学生参与研学活动,定会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也会增加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学途中的景,研学中相遇的人(图11),研学获得的地理知识令我难忘。走多彩大地,思万物之理,我会带着这一研学理念继续前行,不忘初心,让研学收获的种子生根、发芽。图11赤峰过渡带研学采风团沙地云杉林合影参考文献:[1]左晓凯,唐友能,丁翼飞.研学旅行的认知体验与冲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10):4-7.[2]郝凤亮.赤峰:可爱的家乡[M].赤峰:百柳杂志社,.[3]杨景春,李有利.地貌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文章全国地理新教材解读暨海岸地貌生态研学交流会(2号通知)年11月14—17日(深圳)《中地参》年第10期上半月封面及目录“全国地理摄影解读展览”优秀作品赏析(下)《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年度优秀论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年)全文转载本刊文章一览表“中地参”卓越群年汇报及年新景象订《中地参》,看地理新景象!!《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年版块、栏目及选稿说明欢迎洽谈会议培训、团队合作《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专注地理教育教学40年导向前瞻、内容鲜活、实践创新国家学术期刊地理教育类核心期刊!欢迎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多年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js/177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