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水稻百科水稻落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0/28 21:32:00   点击数:

水稻落谷是指水稻到成熟期自然的发生谷子掉落现象。水稻落谷时可适当提早收获,成熟后尽早收割,减少落粒谷,避免过度成熟自然落粒的现象。

南方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如果落谷的种子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下季种植过程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杂草稻情况发生,特别是在直播田。

原因分析

1、自然成熟的特性

水稻籽粒的成熟是从稻穗的最上部开始成熟,在逐渐的向下成熟。在水稻籽粒达到黄熟的状态之后,稻穗上部的枝梗也开始逐渐的黄化、失去韧性。这时候,一些籽粒成熟易落粒的品种特性就开始表现出来,出现一定比例的落粒情况。

2、收割损失

人工收割的损失度少,机械收割的损失相对较大,一般的机械收割损失率会保持在3-10%之间。如果收割条件不佳、机械养护不到位,收割损失还会增加,我们称之为机械落粒。

3、气象条件

这种情况大部分在水稻大面积黄熟之后出现,遭遇大风、集中降水的条件下就可能出现落粒的情况。而且,收割的越晚,这种情况表现得会越严重,产量的损失也会越严重。

处理方式

1、落谷发生前

以预防为主,及时、有效的收获,并且将收割机械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收割损失率。

2、落谷发生后

收割之后及时进行深翻作业,将籽粒翻扣在深层的土壤中逐渐的腐烂、分解,减少落粒的稻谷对下季水稻种植造成的影响。

南方地区落谷深析

南方情况较北方更加严重,水稻落地谷问题在水稻生长上很常见,有的田块发生严重,会影响产量及稻谷品质。

当前解决落地谷没有很好的办法,落地谷种子发芽生长的秧苗与栽培稻是一样的,若是移栽、抛秧还能采取封闭用药控制,而直播田,落地谷出苗基本与直播稻谷差不多,很难用药防治。

根据以往的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

1、品种选择

连续2-3年种植同一个品种,若是双季稻,可考虑中、晚稻种植同一个品种,可有效避免落地谷影响产量及稻谷品质。在江苏淮北、山东南部、安徽沿淮等地可种植金粳,可使用甲氧咪草烟等药,能有效防治上年的落地谷秧苗、稻田杂草。

2、调整种植方式

种植大户可采取直播与机插、抛秧轮换种植,有利于控制稻田落地谷秧苗、杂草危害。当前已经有一些种植大户采取此法,如早稻直播、晚稻插秧,上年直播第二年机插。

3、水旱轮作

在水稻收割后,可安排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作物,也可种植紫云英等绿肥,既能减轻落地谷发生,也有利于土壤改良。

转载声明:

来源:网络和统联易农平台

秀米

聚天下虾友|集产业服务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js/190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