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修订版最温顺的蜥蜴养好它可不件容易

发布时间:2021/7/1 21:05:11   点击数:

「经过长时间的饲养,我们对饲养部分的细节进行了很多修改。如果以后还有进一步的饲养技巧,我们还会一直更新,直到帮大家养好这个物种为止。」by达叔

泪目蜥Scincopusfasciatus

科:石龙子科

属:Scincopus

分布:北非

寿命:15~20年

体长:20~27厘米

习性:完全夜行,地栖

适宜温湿度:24~35度,喜欢干燥环境

保育级别:非保育物种

泪目蜥也被称为巨蜥鲨鱼蜥或者彼得斯横纹石龙子。泪目蜥这个名字好像最早源自于日本爬圈。

不同个体的泪目蜥之间,身体色彩都不尽相同,从黄灰色到橘黄色都能见到。加上背部会有若干条黑色横带花纹。舔舐的时候,它还会露出粉红的小舌头。

这个物种的尾巴为短锥形,两边的耳膜覆盖着两叶鳞片。这些特征都是为它喜欢挖掘的特性。

喜欢干燥,完全夜行的家伙

在野外环境中,泪目蜥大多数时间都在沙地之下活动。所以,对这个物种来说,饲养环境的高度并不重要,矮阔的饲养环境最为适合。

把泪目蜥放到足够厚的垫材中,它会像大泥鳅一样,扭曲身体钻没入沙中。

那具体怎样的垫材能养好它们呢?其实干燥清洁的沙质垫材都可以,比如干净的爬沙或者赤玉土(或者类似的),而且垫材需要一定的厚度,国外的饲养资料显示厚度需2.5~5.5厘米左右(范围变化很大,5.5厘米甚至更厚的都是厚垫材养泪目流派)。对于泪目蜥来说,白天能把身体完全藏到沙质垫材中,能给带来安全感,类似于豹纹守宫的躲避。(*肆养爬房里的泪目蜥部分采用了2~3厘米的垫材厚度,加蛋壳躲避的方式,效果也不错,供大家参考)

泪目蜥的野外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其实它是非常顽强的生物。它像所有的爬行动物一样,依赖外界温度调节体温。饲养环境中需要给它提供热区和冷区,供自主调节温度。

热区的晒点温度可以接近40度,而冷区维持到在28.8度。夜间温度可以进一步下降到21度。这个物种非常适合底部加热,在野外它们可能就是从腹部获取热量。

湿度方面,只要在环境中常备一个浅水盆即可。偶尔的时候,泪目蜥会到水盆里获取水源。如果碰到一些个体常常会打翻水盆或者在水盆里排泄,就需要每天坚持换水(并每个一周清洗一次水盆)。湿度是养好这个物种的关键,泪目蜥在野外生活在几乎没有水的地方,它们需要的水分大部分都来自于食物,所以养泪目蜥是绝对不能太湿的。切记,保持环境干燥。

你会听到有些养过的爬友形容这个物种太不活跃了,跟死了一样,一动不动。除了一些状态不好的个体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是一种完全夜行的蜥蜴,白天几乎不会出来活动。入夜后,泪目蜥就会出来溜达,不过这还是一种不太活跃的蜥蜴。因为这个特性,国外一派观点是泪目蜥不需要UVB,相对的一类说法是,UVB依然能给这种完全夜行的物种起到一定作用。(*肆养爬房现在还是采用白天开UVB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饲料昆虫、果泥、蔬果都能吃

食物方面,这个物种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不同的食物,它们会摄入动物蛋白,也会吃蔬菜水果。

动物蛋白包括:杜比亚、蟋蟀、面包虫、大麦虫、蜗牛。此外,蓝舌粮、炒鸡蛋、果泥,都能接受。

素食包括:萝卜青菜、芥菜、豌豆、南瓜、浆果等。

所以可以喂它们吃不同的食物,避免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均。其实它的食性非常广,果泥、猫狗粮这类食物它都会吃,但主要还是以昆虫饲料为主。

喂食频率,看个体大小来,一般成体每周喂食2~3次,幼体隔天喂食一次。如果有一定的喂食间隔,那尽可能每次都能喂饱(不吃为止)。

确保食物中能定期添加钙粉和维生素。

天性温顺,需要耐心

泪目蜥是卵胎生物种。它的性情非常温顺,即使同种之间也不会打架。甚至可以说,这个物种养起来,感觉有点羞涩,对于没有养定的个体,必须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要过度上手。温馨提醒,白天泪目蜥休息时,别打扰。泪目蜥一旦过度紧张,可是会拒食的。所以,对于没养定的个体,一定要耐心耐心静养。

养定个体就随意了,这个物种对人的友好度跟鬃狮蜥相当,基本不存在喜欢攻击人的个体。繁殖方面,国外有成功繁殖的案例,但非常少。

更多该物种文章

文丨达叔

编丨达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js/215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