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本来人们家家户户吃得起吃得多的猪肉,价格如同坐了火箭,硬生生翻了好几番。农村里很多地方不让散养了,都开始了集中养殖场养殖。但是这么贵的猪肉,却怎么也吃不出以前的自然成长的猪肉味道,肉易烂,肥的腻人,而且有时买的猪肉烹饪后会带有明显的膻臭味。猪肉肉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答案和集中的养殖场养殖的逐利性养殖方式有关,我们从过去几年猪肉出现的“兽肉精”等违法添加剂就可以有个大概了解。养殖场养殖的猪,规模大,养殖成本也高,为了能尽快的把小猪仔养成出栏从而降低成本,就不得不缩短本来自然养殖需要8个月左右的出栏期。那就不能不给这些猪吃高脂肪的添加饲料以快速育肥增重,甚至有些不法养殖场还会使用生长激素类添加剂激素催肥,据说现在养殖场一头猪的养殖期也就6个月左右就能达到出栏标准。更重要的是养殖场养殖由于普遍厂房空间有限,猪仔们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基本是10来头猪挤在一个不到平米的猪圈里,猪仔们缺少锻炼,甚至就是一个吃饱就睡,睡醒就吃的状态,这也是肉质难吃的一个原因。在养殖场里,猪们完完全全只是一个提供猪肉的产品,没有自由,没有感情可言。虽然不存在什么虐待猪仔一说,但毕竟是一个生命,在这样一个等死的环境下养殖的猪,未必身体能成长得很健康。这也就是为什么养殖场为了减少猪的发病率,提高生长速度,开始给猪们播放各种音乐的原因。是的,猪这辈子是人们的一道菜,但这道菜是一个生命,也是有感情,需要娱乐的,让猪一直生活在等死的环境中,鬼知道它们身体本身会不会产生什么致命的改变,更别提想让这些猪肉质好了,能吃就不错了。而早些年,散养还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时候,那时候的猪很少有喂饲料的,全部都是粮食喂养,小麦麸,大麦,红薯,玉米等等,猪们生活在一个散养状态,自由活动的范围很大,没事还能自己找很多野味吃。并且这些猪一般和主人关系很好,主人一喊一吆喝就自动回家,吃饱了主人一发话就该出去撒野的撒野,该睡觉的去睡觉。还记得小编小时候家里养一台猪,这头猪竟然还知道把大小便拉到外面去,一要拉屎拉尿就围着人哼哼叫,让人给它开门让它出去方便。就是一头猪,在成长过程中也是需要感情的,就像现在的养的狗和猫,一旦主人抛弃它们,它们会很快死去。这样自然养殖的猪,没有7,8个月的养殖期是达不到出栏标准的,这样养殖的猪才是一头猪的健康养殖方式-自然成长,有感情,有运动。试问这样的猪产的猪肉,这么会不好吃?那时的猪肉肥瘦相间,肉质香嫩紧致,就是吃肥肉都不会腻的要死,到嘴里香得不得了,根本不会有别的异味出来。猪这辈子是人们的一道菜,但养这道菜同样需要自然合理健康有感情的去养殖,不然猪肉哪还有原来的味道。现在猪肉贵了也难吃了,再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只有回归于自然的人性化养殖,才能正在养出猪们为人们奉献的这道猪肉大菜,也不枉了猪们在时间走一遭。亲爱的读者,你感觉现在的猪肉和原来的猪肉比较是变难吃了吗?是否同意小编以上的观点,请在评论区谈论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fulane.com/xfljc/1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