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购量减少近千万吨,会发生粮荒这
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了今年夏粮收购进度数据,“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7万吨,同比减少.3万吨”。 8月12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今年夏粮收购进度数据。结合最近国家倡导节约粮食,联合国也曾发出过全球粮食危机预警,这让不少网友产生联想,并由此担心:“是不是意味着会发生粮食危机?有必要囤粮吗?” △网络传言。 首先,大家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万吨(亿斤),比年增加.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万吨(亿斤),比年增加75.6万吨(15.1亿斤),增长0.6%。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数据,今年全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官方数据披露,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中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所以,不会发生网传“粮荒”的情况,更不必“囤粮”。 那为什么总产量增加,收购量却降低了呢?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夏粮。全年粮食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夏粮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等;夏收豆类主要包括蚕豆、豌豆等;夏收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甘薯。参考年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可以发现,秋粮占全国全年粮食产量的75%左右,而夏粮只占21%左右。夏粮在全年粮食产量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 △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再解释一下什么是粮食收购量。粮食收购是指为了销售、加工或者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等直接向种粮农民或者其他粮食生产者批量购买粮食的活动。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粮食,一部分储藏至粮库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另一部分在市场上销售。 影响粮食收购量的因素有很多,6月中旬以来,江淮地区降雨较多,对新粮购销造成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疫情使得农户储粮意愿增强,市场收购量回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到今年疫情和汛情的影响,农民看涨后市,因而卖跌不卖涨。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在部分地区,农户一半新粮仍存放家中。另外,小麦质量也会影响夏粮收购量,比如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就因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导致销售价格偏低,购销进度偏慢。每年的夏粮收购会持续到9月底,因此夏粮收购量还会继续增加。 尽管粮荒不会发生,但全国粮食浪费现象也不容乐观。国家粮食局年数据显示,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全国每年产生的损失浪费高达亿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仅占全球的7%,却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我们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面对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习惯。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栏目主编:毛锦伟 本文作者:郑爽白璐 文字编辑:白璐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fulane.com/xfljg/13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80年代风靡全国的麦乳精,为何突然之
- 下一篇文章: 健康提素百日行动94每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