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在哪里出诊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3946.html

明天就是大雪节气,在古籍《月令七十二集解》中记载:“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在这特殊的冬季除了忙着农作物的过冬以外,同时也要开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大雪给人间披上银装的同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充分地享受着冬季的盛情,故而冬季的传统民俗中不仅有着雪带来的乐趣还有着弥漫着年的味道。俗语说“大雪有三宝,快活人不老”便是冬季全国各地民俗风情最为明显的特征。

一,腌肉

基本上从小雪开始,便有人家开始购置猪肉准备“腌货”,而大雪到冬至前后是最为普遍的时期。除了腌制咸肉以外,还有最富特色的灌香肠。想到农村冬季时候家家户户屋檐上那整齐划一的香肠和大块大块的腊肉,年味瞬间浮现出来。俗话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便是这盛况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我们早已习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利用腌肉来贴膘过冬是老百姓好日子的象征。因为肉在古代并不常吃,而在冬季将这些腌肉用布绳悬挂在外或者用竹竿串起来挂在外面,都会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以此表达人们对来年的红火日子的期盼。

二,饴糖

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除了传统的大鱼大肉以外,在民间小吃上,古人同样赋予其冬季独有的特色。饴糖便是其中之一,在北方地区有“铴锣一敲,甘甜如饴”的说法。每逢大雪前后,街头便会出现敲着铴锣叫卖饴糖的商贩。而饴糖也因本身有着药食同源的功效,所以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一种街头小吃。它是由玉米、大麦、小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不仅应用于多种古代经方,还具有抗氧化的功效,可谓是老少皆宜。

三,萝卜

很多人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但总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夏天炎热躁动,吃姜岂不是雪上加霜?而萝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为什么冬季这么突出。其实这和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与阴阳二气相关,夏季炎热按理是阳气最盛,然而古人发现环境的阳气极盛导致人体的阳气外泄,从而使人出现虚冷的情况,所以有人出汗以后变得虚弱便同此理。而生姜性热能够帮助体内升阳以达到温暖脾胃的目的。而“冬吃萝卜”也是如此,古人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萝卜具有“大下气”的作用。传统文化将冬季对应肾,肾在五行中又对应黑水,所以冬季就是补肾的最佳时节。古人认为补肾主要补肾气,气在身体游走如何才能将其充分地带到肾那里,这时古人便想起了能“大下气”的萝卜,在它的带领下,营养物就不会跑偏,所以在最适合补肾的冬季吃萝卜可以充分地补充肾气,这才有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

不难看出,冬季几乎是一年四季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季节。无论是挂满屋檐的腊肉香肠,还是大街小巷的萝卜饴糖,都让人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虽然白茫茫的冰雪天气,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却不减反增。这些俗语并没有诗词歌赋那样百转千回,但却将怡然自得的民间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一幅幅冬季乡野生活图在脑海浮现。没有诗情画意,但那淳朴自然的温暖画面让多少文人墨客归去来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fulane.com/xflls/1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