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视点丨叶兴庆在两个统筹中有效保障国家粮食

发布时间:2023/2/25 11:05:38   点击数: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徐蔚冰

在日前举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5期)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就如何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出发,用“近无忧,远当虑”六个字概括了自己对国家粮食安全形势的看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兴庆进一步展开谈了他对如何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看法,提出要用市场化思维提高国内可持续、有竞争力的粮食产能,用全球化的思维来提高海外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可用“近无忧,远当虑”六个字概括

“近无忧”,是指从当前看,我国有底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因为我国有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作为基础,也有充足的库存作保障,而且我国也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有生产体系、储备体系和进口体系这三大体系作支撑,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至于俄乌冲突的影响,叶兴庆认为,这种影响在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两个角度的分析:一是直接从俄罗斯、乌克兰进口的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进口中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去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了万吨的谷物,这个进口量相当于我国去年全部谷物进口量的20%多。其中,玉米进口多万吨,约占我国玉米进口的30%;大麦进口万吨,约占我国大麦进口的26%;葵花籽油进口89万吨,约占我国葵花籽油进口量的70%。这组数据可以直观反映俄乌冲突对我国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量比较大,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粮价进一步上涨,这会抬高我国粮食、其他农产品乃至钾肥的进口成本,输入性影响比较明显。尽管如此,叶兴庆认为,相对我国国内庞大的产能和库存而言,这两方面的影响是可控的。

“远当虑”,是指从长远看要有忧患意识。之所以要有忧患意识,是因为我国的粮食需求峰值还没有到来。总的来看,国内粮食需求量会进一步增长。从国内生产发展来看,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但我们水土资源的有限性、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农民老龄化和小农户分化程度的加剧、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国内粮食增产潜能释放构成制约。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大国博弈会进一步加剧,大国效应会进一步彰显。所以,未来全球进口体系的重构也会面临诸多挑战,外部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我们进口的不稳定性。”叶兴庆表示。

用市场化思维提高国内可持续、有竞争力的粮食产能

叶兴庆表示,要做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应注重用市场化的思维来提高国内的粮食产能。这里有两个关系,当前尤其要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cd/24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