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发布时间:2019/12/29 0:35:15   点击数:

刁艳玲,研究员,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大麦研究室主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麦育种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主要为麦类作物遗传育种及新品种生产技术研究,目前主要进行大麦青稞多元化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专利2项,申请新品种权保护2项,合作制定“大麦品种根腐病鉴定技术规程”行业标准1项。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研究团队创立的大麦遗传育种学科,经过十年的砥砺前行,羽翼渐丰。目前已经成为以大麦青稞多元化抗性育种与栽培为主线,以专用化品种为核心的多元化利用研发和技术推广为策应的稳定研发队伍,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首先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不仅连续选育了龙啤麦1号、2号、3号和4号四个特性优异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其中龙啤麦1号高产抗病;龙啤麦2号丰产、高千粒重45g以上;龙啤麦3号得到国家第一批啤酒大麦鉴定认定,高产、稳产、抗病、优质。高浸出率高达到82.0%、低β葡聚糖30~50ppm,高千粒重45g以上,具有高端啤酒的酿造品质;龙啤麦4号是啤食兼用型品种,秆强抗倒、抗病,丰产,并且高淀粉含量达到75.11%,口感爽滑劲道。目前龙啤麦3号、龙啤麦4号两个品种已经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而且将高原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的大麦青稞通过抗逆性改良,在抗病性、落粒性、秆强度以及穗发芽等性状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能种在东北黑土上抗病不倒不落粒不穗发芽的品质优良大麦青稞品种,实现了食用青稞高海拔迁徙高纬度的梦想。在国内,食用、饲用大麦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除青海西藏四川藏族集聚区外开展很少,本团队借助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国家平台,鉴于对大麦青稞食用价值、饲用的远见卓识,克服青海、西藏等地大麦青稞品种在我省种植的缺陷,培育出适合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种植的系列食用青稞品种(龙稞1~3号、龙紫稞麦1号);又针对大麦青稞高品质饲用价值的特点,开展了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种植创新,青饲、粮饲及粮草双高的龙青饲、龙饲麦系列品种将相继推出。同时进行多元化特用专用品种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加工利用,密切与其他单位(企业、新型农民等)合作研发特用产品及加工工艺。如大麦青稞泡面在品质上好于燕麦、大麦杂粮面包粉实现30%添加完成其他谷物不能做到的比例,克服工艺上口感问题,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粮饲兼用专用型种质创新与选育填补我省大麦研究史上的空白。绿植如麦绿素、叶茶加工等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成果,也开创了我省乃至我国大麦青稞研究利用的先河。

信息来源:院科研处

图片文字:作物育种研究所

执行编辑:院机关党委李南南

责任编辑:院机关党委于佰双

黑龙江省农科院党宣年11月17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浓情中科白癜风欢度新年
浓情中科白癜风欢度新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gx/176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