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苏家垱厉害了水稻亩产2公斤,

发布时间:2020/7/26 16:42:09   点击数:
第一家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常规种植的水稻一般亩产约公斤,但嘉丰优2号水稻亩产可达.2公斤以上。”近日,在苏家垱乡浆潭联圩一分场千亩示范田内,种粮大户彭总林指着嘉丰优2号水稻田,一脸兴奋。历经近20年,彭总林终于种上了比常规水稻亩产更高、种植成本更低的水稻。

到底彭总林种植的水稻长什么样?与传统水稻相比,除了产量优势,还有哪些不同?到底是什么“魔法”使水稻产量大增?

田间传喜讯水稻亩产创江西省一季中稻单产新高近日,在苏家垱乡浆潭联圩一分场示范区内,记者看到亩水稻连片、长势均衡,田间无明显病虫害、青秆黄热、落色好。国家一季晚粳测产测效专家组随机选取三块田现场机收实割测产,去除杂质和空秕粒,平均亩产.2公斤,创江西省一季中稻单产新高。▲种粮大户彭总林年出生的彭总林经营农业已20年。“20年以前,一亩水稻,能收个三四百公斤就很不错了。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技提升,产量逐步提高。今年,平均亩产公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彭总林拿着嘉丰优2号水稻说,该品种稻秆长得比其他稻苗都要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最大特点就是高产量、米质好。而苏家垱浆潭联圩这一带水质好、土地肥沃,也让彭总林更有信心在这里大面积试种推广这一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藏粮于技科技农业抗旱忙

如何提高水稻亩产量、降低耕种成本,是彭总林日夜思索的问题。

种子、农药与化肥作为农资传统“三大件”,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现在,我们洒农药都是用无人机操作,一天能打亩,可抵50名劳动力。无人机使用的药量更少、更节省农药,农药节约量达30%,而效果却提高50%。这也符合了农药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的国家政策。”彭总林表示,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的机械化普及程度很高,使种田变成了轻松活,“我一个人带两个农民,就能轻轻松松管理这上千亩农田呢。”

今年梅雨过后,共青城进入旱期,而彭总林的千亩良田却丝毫没有受损,水稻生长茂盛。针对旱情,该市采取了系列引水措施,包括架设管线、增加抽水泵,从外河引水,甚至调动大型挖掘设备开挖河渠。

据共青城市农业农村水利局农田建设股负责人罗鑫介绍:“我们通过合理布局沟渠、设置机耕路、建设排灌泵站等方式,形成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桥涵闸相配套’的农业生产格局,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高标农田改造促农增产增收

近年来,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改造项目区农田基本达到“涝能排、旱能灌、排灌畅通、地下水位可控”的稳定高产田。

据苏家垱乡圩堤中心书记陈云生介绍,高标准农田没有改造前,田地进出水困难。遇到干旱天气,稻谷很容易缺水致死;降水过多,水田又很难排水。

“好田带来好收成嘛!”陈云生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使田地进出水畅通,农业机械化生产也有了更大优势。此外,田间道路集中修整,也方便了种植户春耕秋收时农机下田做业。

高标农田改造,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今年,我承包的多亩高标准农田,湿稻谷产量有市斤,比我承包的多亩普通农田的湿稻谷产量还多了多斤。”种植大户殷国华笑言。

消息来源:掌中九江

老万碎碎念

可喜可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gx/182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