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功效 >> 农技寒地水稻苗床核心管理技术
水稻秧苗质量的好坏对寒地水稻栽培的产量和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旱育秧的过程中因气候、栽培管理不慎等因素会出现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病害,对秧苗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在育苗过程中因土传染病菌加之管理不当(通风、低温等)造成苗床青枯、立枯、细菌性褐斑等病害加剧;再如因育秧土(基质、壮秧剂等)调配不合理造成的“顶盖、干籽、干芽”等现象……
(育苗期间出现顶盖苗、干籽、干芽)
俗话讲“有钱买药,无处买苗,秧好八成年”,那么如何为一年的辛劳打下良好的基础呢?今天给大家梳理寒地水稻育苗过程中的管理要点:苗前七步走,夯实基础不用愁。
1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利用阳光紫外线具有杀菌防病作用。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选择高温晴天的上午进行,一般连续2-4天。注意事项: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水稻播种之前先晒种)
2选种一般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尤其是种子中夹带的草籽,对苗期杂草得到有效控制。
(盐水选种)
3浸种种子消毒是关键,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不但对苗期病害得到防控,对水稻整个生长期的病害都会起到管控作用:
建议:
A.时间要充足
一般浸种建议在72—小时以上;每6-8小时均匀搅拌一次
B.预防伤种
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C.增产拌种要注意
水稻播种前使用根力多微生物菌剂(菌中菌)二次混拌或表面喷施,起到壮苗、生根、防病、促发芽、增产等作用。用量:1斤菌剂拌60--80斤种子。
(水稻播种前微生物菌剂二次混拌或表面喷施)
4调酸水稻幼苗适宜在土壤pH4.5~5.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pH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幼苗生长.调酸使水稻根系、茎宽等主要指标达到理想状态,不仅促进了壮秧,还具有抑苗期立枯病的作用。盐碱重的主张三个方面调酸,把整个秧苗生长期环境调整到最适宜程度:
A.营养土
调酸至PH5左右;
B.置床调酸
平方米用浓硫酸ml,稀释后浇匀即可);
C.苗期调酸
在一叶一心后视床土情况分次喷稀释成倍左右的酸化水,注意洗苗。
(水稻苗适合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
5播种计划插秧往前推,30-35天完全盘好根、育壮苗,实践种植过程中担心秧龄不够,盘根不好,上不了插秧机,而选择早播种,反而适得其反,育不出壮苗。过早播种,苗床温度过低,水稻种子在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是不会萌发的,而种子在土壤中待的时间越长,消耗种子自身的养分就越多,种子在1叶期以前完全靠自身营养生长,无法借助土壤肥力,养分不足会导致种子芽势下降,最终形成弱苗。大量经验表明,秧苗生长期30-35天时间足够盘好根,叶龄更是只大不小。
(计算好播种时间进行播种)
6盖土覆土过厚过薄或覆土直接用白浆土等粘重土壤覆土是影响出苗整齐的另一重要原因。覆土过厚,秧苗中茎变长,中茎过长,种子芽伸出地面的过程中就会消耗过多养分,秧苗长成细高挑,这就是%的弱苗。覆土过厚还容易顶盖儿。覆土过薄,种子没盖住,遮不住光,保不住水,不出苗。覆土很多人是本田取的白浆土,大家都知道,白浆土一干就板结,顶盖儿的再不及时处理,出苗肯定不齐。所以,覆土最佳厚度是0.7厘米。覆土要厚薄一致、到边到角、覆盖严密。覆土严禁加入肥料、壮秧剂等。
(水稻覆土最佳厚度0.7cm)
7镇压压种可以防止种子芽干,既有利水稻种子出苗,又能使发芽的种子根向下扎入床土内,压过种后,出的苗儿那是相当的好。压种是一件不费什么事儿却事半功倍的活儿。用一小块地膜(或薄塑料布)盖在播过种的盘上,用压种磙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三面着土。如果没盖地膜,在压种过程中要注意清理压种磙,避免粘土粘种。
(镇压有利于种子出苗,使根向下扎入床土)
苗床促盘根、育壮苗、防立枯,营养方案:
A.拌苗床土(基质)
微生物菌剂(2亿粉)每袋可拌60—80平米
(微生物菌剂拌种效果)
B.苗床叶面肥
a.低温冷害:脉动—24或天机钙—倍液
b.促生根:微生物菌剂或菌中菌灌水冲施或喷施后洗苗
(根力多营养方案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