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功效 >> 水稻要高产,施肥勿胡来,5大规律需记牢
转载自农资通
(版权问题请联系QQ)
(如有侵权24小时内删除)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必须根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要量较大的氮、磷、钾元素。但是,很多稻农为图省事,一季水稻就施一次基肥,追点尿素便了事,亩产千把斤都乐呵呵。而实际上,这点产量远远达不到现在的优质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
水稻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很多老师、专家都做过不少总结,比如“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攻头、保尾、控中间”,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效果,小编便不再赘述,仅分享一些容易被忽视、胡来的需肥特点,以望引起稻农重视。
1、水稻对缺锌敏感,易患“缩苗病”石灰性水稻土、滨海盐土区水稻土、低洼沼泽区水稻土以及南方酸性水稻土极易缺锌,过量施用磷肥也会诱导缺锌。当土壤有效锌低于0.5mg/kg时,水稻吸收锌就会变得异常困难,出现缺锌症状。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磷肥可以防止缺锌;基施或叶面喷施锌肥可以矫正缺锌,因锌肥有后效,基施锌肥一般每2年施用1次硫酸锌即可。
2、水稻是喜硅作物水稻是吸收硅最多的作物,素有“硅酸植物”的美称。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成分),其存在的作用是提高水稻植株硬度,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同时,增加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起到增产并提高米质的作用。
增施硅肥的方式可以基施也可以叶面喷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很多不良商家生产的硅肥以水稻无法吸收的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欺瞒大众,真正能够被水稻吸收的硅只能是偏硅酸等能溶解的形态。3、根区土壤有特殊的氧化一还原层
水稻长期生长在淹水条件下,土层分为靠近水体的氧化层(耕作层上部几毫米到1厘米处)和下面的还原层。化肥施用下去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还原层缺氧,进行的是还原反应,如果施用硝态氮肥,除了随水渗失外,还会在反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气态氮逸失。因此要不用或慎用硝基复合肥,水稻适宜的复合肥应是氯基。
4、水田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与旱田不同在淹水条件下,进行的通常是还原反应,磷、铁、锰等养分能长期保持游离可吸收态,因此有效性要高于旱田,有时甚至会因含量过高而产生毒害。因此水田改旱田后,需适当增加施磷肥,并注意铁、锰等的缺素问题;而旱田改水田后,磷肥可适当少施,土壤铁、锰等的缺乏也会有所缓解。
5、对水分管控有特殊要求任何作物,水、肥永远不分家,水的重要性在对水稻来说不言自明。因为水分是水稻植株的物质组成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过水的蒸腾作用可调节植株体温、改善生长环境,防止低温冻害和抑制杂草生长。“灌水拔高儿,落干长根儿”生动说明了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对水稻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