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走出爱情的噩梦,回首往事,你看到的都是礼

发布时间:2023/2/17 13:33:58   点击数:

导语:

家产殷实的农场主,本不太喜欢异性,甚至家里连个女仆都没有的堂兄,在一年一度的国外疗养中,竟闪电般与一个寡妇结婚,而且在短短的一年异国他乡的生活后,又突然离奇去世。他留下的只是一封字迹凌乱的信。

这让几乎没有出过农场大门的小伙子菲利普茫然不知所措,根据信件的地址,他来到了意大利堂兄安布罗斯生前的住所,一个破败的贵族大宅,并没有见到他的堂嫂瑞秋。

从她的仆人那里得知,瑞秋在堂哥安葬后的第二天,便携带堂哥的所有遗物出门远行。

在悲伤中,他回到了英国的农场,根据遗嘱,堂哥的所有遗产和那个未曾谋面的堂嫂瑞秋没有半点关系,全部由他继承。

而他并没有继承遗产的任何喜悦,心中只有对那个“可恶的女人”瑞秋满满的仇恨,他发誓一定要进行报复。

在他逐步适应了没有堂哥的生活,把农场的管理走上正轨之时,他的监护人——教父告诉他,瑞秋来了。这消息给他带来了一些不安,也更激发了他的报复心理,他坦然地答应了瑞秋的到访。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瑞秋的到来,非但没有让他的复仇计划得以施展,反而他也同堂兄一样爱上了她,并且将自己与农场的命运全都任由瑞秋摆布,逐渐走向了深渊......

瑞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能有如此大的魔力?第一任丈夫为她决斗而死,第二任丈夫单身50年,竟然在短暂相识后,与她相见恨晚,匆匆走进婚姻殿堂?并且让对她怀恨在心的菲利普不顾一切地爱上她?这些爱情故事是那样的令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

这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名著《浮生梦》讲述给我们的故事。作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艾伦.坡终身大师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大英帝国勋章得主。评论界称她为20世纪最迷人,却备受忽视的女作家。

《浮生梦》作为她的代表作,以康沃尔郡的风土人情为背景,用男性视角讲述了一个炽热感伤而又悬念丛生的故事,被评论界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好,也是最有存在价值的作品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书中,展开对故事的探索。

1、渐生情愫

不得不说,首次见面,瑞秋瘦小的身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菲利普的警惕,一双大眼睛充满了哀怜和怯意。她并没有以农场主夫人的位置自居,也没有长期居住的打算,更没有谋取任何财富的想法。

她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到丈夫曾经生活的地方来看看,并带来了堂哥安布罗斯的所有遗物。

如果说这一些举动,足够打动菲利普的怜悯之心,打消了复仇的念头的话。接下来瑞秋的表现更是让他心中的敌意全消。

在周日的教堂礼拜上,她大方出行,不但满足了那些想看热闹之人的好奇心,更是以自己的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例行的周日与教父、牧师两家人的晚宴上,她更是表现得游刃有余。

“首次聚餐的盛况,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了”,这是菲利普当时的真切体会。以往的聚会,往往流于形式,大家礼貌以待,例行公事。而今天却热闹非凡,农场主家里第一次有了女眷,而且竟如此知书达礼。

“谈话持续进行,话题变了又变,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单,这种本领我从来没见女人施展过,还以为是魔术呢”,这一幕,让菲利普看呆了,心里莫名泛起了些许自豪感。

到了第二天,瑞秋更是很快和仆人和农场的工人们打成了一片,和花圃工人切磋养花技艺,和管家讨论未来的花园设想。她的到来,为农场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热烈气氛。

这种情形让菲利普有些莫名兴奋起来。

在一个晚上和瑞秋的深入沟通中,他尽释前嫌,终于释怀,他不再恨她,而且也相信她所说的,堂哥是死于家族遗传的脑瘤。

而他字迹凌乱的信也是在极端头痛,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所写,内容也不再重要,误解也已经消除。

他渐渐产生了要挽留住瑞秋,不让她回意大利的念头

2、放出大招

一次次生活中的接触,对堂哥往昔生活的追忆,以及改造农场的思想上的碰撞,让菲利普逐渐增加了对瑞秋的好感。

这个涉世未深,没见过世面的家伙,渐渐产生了对瑞秋的信任和依赖,农场的很多事务开始放手让瑞秋涉足。

农场的开支也因此骤然增大,对教父的警告,菲利普非但不以为然,反而为瑞秋争取了不菲的生活补助,尽管她人在农场并不需要这些。

随着瑞秋的魅力在生活中大肆展现,她的一笑一颦,炽热的眼神,都让菲利普这个没有任何感情经验的家伙心动不已。

她随着自己带动的话题情节,时而钻进菲利普怀里流泪,时而给对方脸颊上来上一吻,这无不让这个毛头小伙子心旌荡漾,心跳不已。

随着一次她对菲利普的深深一吻,菲利普彻底沦陷了。

决不能让瑞秋走,他开始思索着展开行动。

四月一日,是他二十五岁的生日,按照堂哥的遗嘱,他将在这一天完全享有农场所有财产的支配权。

生日的头一天,他取出了家族存在银行里的所有金银首饰,用菜篮子(首饰太多,没有合适的容器)提回了家。并且他提前找到律师,拟好了公正文书,将家中的财产全部归为瑞秋,只约定瑞秋结婚或死亡后才重归与他。

一切准备就绪,他选择午夜钟声刚过,来到了瑞秋的卧室,将一大篮子珠宝撒在了后者身上,可以想象,瑞秋当时的惊讶和惊喜程度。

在欣赏自己大作所带来的满足中,菲利普更是进入了幸福的天堂,那晚他被献出了处子之身。

3、急转直下

一切都在意料中进行,菲利普压根都不在乎生日当天的大餐和活动,他更在意和瑞秋共度的快乐时光。

早饭时分,他的律师文书也准时到达瑞秋手里,他得意地半躺在书房里座椅里,等待着瑞秋的到来,准备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野餐party。

让人失望的是,等他见到瑞秋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后者刚去教父那里确认了财产确权的真实性。

瑞秋的反常行为,并没有引起菲利普的足够重视,尽管有着稍许的抱怨,但丝毫没影响到他见到瑞秋的喜悦心情。

让他意料不到的是,瑞秋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一反常态。对他已不再具有耐心,更没有往日的温存。他不明白,也搞不懂,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接下来,他也发疯过,哀求过,试图寻找过答案,但是一切都表明,瑞秋离他越来越远。在一次激烈的冲突后,他大病了一场,昏睡了几个月后,他挺了过来,但是和堂哥一般的头疼病,也出现在了他的身上。

他渐渐变得麻木,变得沉默起来。仆人们似乎也开始和他保持着距离,很显然,在大家眼里他已经不正常起来。

而此时的瑞秋,已经耐心全无,招来了意大利的私人好友,为处理好农场的财物做起了精心准备,并准备动身返回意大利,农场的一切暂时交由菲利普打理。

故事到了这里,我想大家都会和菲利普的教父及其他身边人一样,除了叹息别无他法!

4、尘埃落定

如果说读者把故事写到这里,我想我第一个会不愿意,为菲利普的遭遇感到惋惜,为瑞秋的狠毒感到惊诧。

但正义终会来临,罪恶终会被遭致打击。

可怜的菲利普,在痛苦与沉默中,终于发现了瑞秋害她的证据,以及他患病的原因,而且他也深信堂哥正是命丧于此。那就是瑞秋常给他喝的大麦茶有问题,里面放有毒性十足的金链花果实。

他深知瑞秋擅长这些,因为平时她精于配置各种中药配方,并以此医好了很多农场工人的各种小毛病。

答案虽然知晓,但对于瑞秋这样聪明的女人来说,找出有力的证据,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眼看瑞秋离开的日子逐渐邻近,菲利普并没有找到能避免财产流失的好方法。

突然,钟楼上的钟声接连响起,惊动了所有午睡的家中仆人和农场工人,瑞秋在自己指挥下正在建设的下沉花园中,意外身亡......

5、写在最后

在作者的笔下,故事虽然曲折复杂,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当代社会,很多爱情中存在着故事中情节的影子。有多少爱情是别有用心,又有多少爱情是真心相对,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杜穆里埃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深受文学和戏剧的熏陶。她的父亲有三个女儿,她希望自己是个男孩,以满足父亲的愿望。

强烈的性别压抑与冲突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和文学作品。她细致的心理刻画和精准的人性分析,无不让我们看出她思维的深度和笔触的细腻。

难怪连我们大家都喜欢的作家金庸都对《浮生梦》盛赞有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w/244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