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功效 >> 神奇英德这个水稻种一季能收十年
7月13日上午,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再生稻试种稻田里,一粒粒稻穗饱满的水稻已经成熟,金黄色的稻穗正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迎风摆动。村民们正拿着镰刀来回收割,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与普通水稻不同的是,这种水稻拥有“再生”能力:栽插一次可延年循环再生,如果管理好有望连续收割十年,这或将改变传统稻种需要年年插秧的种植模式。
春天播种插秧,秋天收割稻谷,来年再继续。这是英德沙口镇大多农民种植水稻的情景。而如今,这种模式有望被打破。
年,沙口镇党委政府从茂名高州市引进再生水稻种植项目,由英德市稻鱼谷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公司负责项目种植。公司负责人欧进杰介绍,目前公司种植的水稻品种与众不同,是一种新品种——再生稻,也叫和平稻。这种水稻最大的特点是一次种植,长久收益。第一年播种、插秧后,可以连续收割多年,减少年年买稻种、造秧田、犁田、耙田、插秧等成本和劳力,而且第一年收割二造,第二年可收割三造,逐年增产。“如果水稻管理得好,可以连收十年。公司的高州种植基地已有一片稻田种植了5年,收割了13造的。”
欧进杰还提到,再生稻管理简单,不需任何化肥和农药,只使用环保酵素。环保酵素由瓜果、蔬菜等植物叶与鸡粪、家禽粪便等家杂肥调配而成,有杀菌安虫的作用,且绿色环保,没有农药残留。种出来的大米米质优良,口感超过很多东北大米,属优质稻谷系列。对比普通稻谷,种植再生稻不仅节约成本,还大幅提高了收益。“清溪村的再生稻去年试种,现在第二造亩产斤左右,市场售价达20元/斤,而且供不应求。”
目前,该公司已在沙口镇清溪村、新建村种植亩再生水稻,并计划将此打造成再生水稻生态循环示范园。示范园实施稻-鱼-鳅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即是在农田上种水稻,在水下养殖泥鳅、禾花鱼、鲫鱼等鱼类。稻谷可为鱼类生长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鱼类则起到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水稻害虫成为鱼的食物,鱼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肥料。“这样能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具有天然有机、高质量出品、无连作障碍等优点。”
沙口镇农业办主任张文炎表示,虽然再生稻项目有较多的优点,但毕竟是新品种,而且也与传统的水稻生长模式有所不同,所以目前只在清溪村和新建村作为试点,待项目试种成功后再进行普及推广。
▍来源:南方日报
▼找顺风车|求职招聘|房屋租售|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