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麦 >> 大麦功效 >> 水稻纹枯病你防对了吗
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全国各地区其中严重的在我国各个稻区都有分布尤其浙江、等地常年发生严重在高产地区危害最为突出。危害严重时可使水稻减产10%-50%。在种植低洼,常年积水气温较高的田块最易发生。
1.水稻纹枯病
初期在水稻的插秧时纹枯病的菌核飘浮在水面上接触水稻后粘附在秧苗上温湿度合适的时候开始进行初侵染从水稻的叶鞘部进行侵染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规则的小斑。
后期慢慢横向扩展几个小病斑慢慢融合形成一个椭圆形病斑最后慢慢数个病斑形成一个云纹状的大病斑。
在叶片上的一个表现症状与叶鞘部的特征基本相同也是由于后期气温升高,湿度大病害开始向上扩展然后危害叶片。天气潮湿时病斑处出现白色丝状菌丝体,并由菌丝集结形成黑褐色菌核。后期可使叶片干枯,形成白穗,茎杆易折断,水稻提早枯死。
2.病原菌:立枯丝核菌
水稻纹枯病的菌核在稻株上收获时就会掉在田里或是田埂边的杂草上进行越冬,在土壤里菌核的生活力极强在土表和水层上的存活率达96%所以菌核在土壤中有逐年累积的趋势,菌核具有上浮性所以可以水流飘浮接触水稻进行侵染前期横向发展后期垂直发展。
3.侵染循环
水稻纹枯病的菌核在稻株上收获时就会掉在田里或是田埂边的杂草上进行越冬,在土壤里菌核的生活力极强在土表和水层上的存活率达96%所以菌核在土壤中有逐年累积的趋势,菌核具有上浮性所以可以水流飘浮接触水稻进行侵染前期横向发展后期垂直发展。
4.生育期发生情况
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发展缓慢,中后期不仅湿度大,气温也高,病情发展迅速,末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是菌源、气候、品种、栽培技术措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防治要点
在水稻收获时及时打捞清理田里的杂草和病株,栽培管理:在确保基本苗的情况适当放宽行距,改善田间的通透性,减少田间的湿度和温度,减轻病害的危害,水稻上一般采用“宽窄行栽培”。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及早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水控病,水稻分蘖盛期前浅水灌溉,分蘖末期至拔节前进行排水晒田。
防治药剂
防治方案
1.第一遍在水稻的纹枯病的初期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使用社喜75%戊唑醇肟菌酯15g/亩进行喷雾,这时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扩散。
2.第二遍在水稻破口前5-7天使用社喜15g/亩。
3.第三遍在水稻破口期后5-7天使用社喜15/g一共3遍药如果后期纹枯病发病较重可以将社喜的量加到20g/亩,能起到保叶后期剑叶不早衰,活杆成熟,籽粒饱满,提升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