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你知道吗不少种子也曾遨游太空TA们有何

发布时间:2021/8/29 11:15:49   点击数:

近日

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出征

成为空间站核心舱的首批航天员

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始

我国已经有17人次勇闯苍穹

你知道吗?

除了人类之外

还有一批特殊的“宇航员”哦

那就是带入太空的种子

为什么要送种子去太空旅行?

TA们有什么特别的飞行任务?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

从年起,科学家们带过多种种子进入太空,包括牧草、花卉、棉花……我们见过的颜色新奇的太空椒、堪比人高的大南瓜、产量极大的新疆棉花都是“历练前辈”。因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太空育种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从而创造许多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新的资源。

太空种子并不是简单“搭载”出来的,而是在搭载诱变后,一代一代筛选培育,还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定。即使顺利的话,这一过程也至少要4年的时间。首先要进行种子筛选;然后用返回式航天器将种子带上太空进行诱变,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植出植物的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种;最后进行地上攻坚,先将它们统统播种下去,然后将选出的种子再播种、筛选,让它们自交繁殖,如此繁育至少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那么,“太空育种”产品安全吗?

经科学家检测分析,经过太空育种的水稻依然是水稻,青椒依然是青椒,并无外来生物基因导入与整合,物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太空中宇宙射线的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的重要条件。人工辐射育种中的辐射剂量只是国际食品安全辐射量的几十分之一,而太空中的辐射剂量还不到辐射育种辐射剂量的百分之一,这说明太空育种是非常安全的,不用担心其产品的安全性。

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重固基地内,就有“太空大麦”孕育,供试验的太空大麦种子分别在年和搭载育种卫星,绕地球后返回地面,它们是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诞生的大麦。与传统大麦育种相比,太空大麦育种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只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获得纯合品系,加速了传统育种6到8年进程。太空大麦具有耐盐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好的特性,可以起到改良盐渍化土壤、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对绿色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也可为上海再生大量良田,城区置换出的田地产生更大的商业经济价值。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航天育种产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年

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作物

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万公顷

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多亿元

终有一天,这些太空历练的种子们

将会褪去光环、走入千家万户

让每个人都享受航天科技的福利

资料: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央视三农、绿色青浦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guos.com/dmjs/222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